孩子為什么愿欺負同學?父母都要反思
一位焦慮萬分的媽媽訴說了剛上二年級兒子小鵬的故事……
小鵬是個聰明伶俐的男孩子,白白凈凈,個子挺高,討人喜歡,頭腦靈活,思維活躍。上學一年多了,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特別強,學習成績始終是在班里前茅。但是特別喜歡欺負班級里的同學,因為這個原因,同學們都非常怕他。另外,小鵬無論是上課還是其他活動都不能集中精力聽課,也經(jīng)常會影響班里其他同學,是一個讓老師非常頭大的男孩子。
因為小鵬的這些壞習慣,小鵬的媽媽經(jīng)常被叫到學校去。開始小鵬媽媽給孩子講道理,沒有成效就變成了狠狠地批評訓斥孩子。爸爸更因為這事,每次都是大聲訓斥和拳打腳踢。無論任何方法都沒有效果,父母為這事焦慮著急上火。
小鵬為什么會成為這樣的孩子?原因是什么呢?
小鵬的父親是在離家較遠的金礦上班,每天早出晚歸。又因為職業(yè)特點要經(jīng)常值夜班,幾乎沒有休息日,家中基本是母親和小鵬兩人在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母親負責照顧料理他的生活以及對他學習進行輔導和督促。由于父親很少在家,因此小鵬跟父親的溝通和交流很少。
成長在一個不夠安定、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中
平時只要孩子犯錯誤或有什么不順心的事,小鵬的父親就會用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在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不是訓斥就是把孩子打一頓來解決問題。父母親常常因為教育孩子的問題產(chǎn)生矛盾。
動手打同學?是對父親行為的模仿
家庭環(huán)境中父母的行為方式是幼兒模仿的主要對象,父母有愛動手的習慣,孩子就也很快地表現(xiàn)出這樣的行為特點。父母在家里因為教育孩子意見不一致經(jīng)常吵架,沒有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將一些不好的東西,負面的影響,傳遞給了自己可愛的孩子。而父母希望孩子好,就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既是孩子的終身老師,也是孩子行為習慣和做人的榜樣
父親沒有讓孩子“心服口服”
當孩子表現(xiàn)出錯誤傾向時,家長沒去尋找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真正原因,而是對通過對孩子斥責或痛打來解決問題,這樣簡單粗暴的方法并沒有效果。以暴力解決問題時,由暴力產(chǎn)生的不滿情緒就會積累下來,它像洪水猛獸,必須找到發(fā)泄的途徑,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正確的疏導,就會造成孩子心靈的扭曲,最終產(chǎn)生過激行為。當孩子表現(xiàn)出錯誤傾向時,重要的是尋找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要從源頭上給予“疏導”和正確的引導,使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家長的批評和教育,針對問題的原因才能改正孩子的問題。
給家長的建議:靜心反思尋找問題背后的原因
孩子為什么愿欺負同學?父母都要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問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時是不是不應(yīng)該用訓斥和打罵的教育方式解決問題?這種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會給孩子的成長會留下不良的影響。另外要了解孩子為什么愿欺負同學呢?尋找問題背后的真正原因。
孩子為什么上課愿做小動作?是孩子學會了不愿學習了?老師講的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要簡單地強調(diào)教孩子“專心”,專心是“培養(yǎng)”不出來的。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如何給孩子視力榜樣的?家庭教育更多的是要注重自我的成長,需要多讀一些家庭教育類的書籍,不斷更新自己家庭教育的理念,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方式和方法,不斷學習,努力做一名智慧型的父母。
解決孩子問題關(guān)鍵是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
要改變孩子,先要改變自己。不當“法官”,學做“律師”。當看到孩子出現(xiàn)問題,不要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孩子剛上學一年多,他的內(nèi)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而不了解孩子內(nèi)心世界便不能有效的對孩子進行教育。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quán)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缺失的,孩子是缺少父愛的,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補上缺失的父愛。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nèi)心需求,并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quán)利為惟一宗旨,這樣才能解決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好的親子關(guān)系勝過許多教育,父母與孩子關(guān)系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與孩子關(guān)系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其關(guān)鍵在于“定位”。做到父親不缺位,母親不越位,父母不錯位。
加強家校溝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首先父親在孩子開心的時候,靜下心來抱著孩子,和孩子好好聊聊,在孩子面前要鄭重其事的承認自己打罵孩子的錯誤行為,明確和孩子說爸爸媽媽是愛孩子的,要真誠對待孩子,真正尊重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和孩子相互幫助,共同成長。
另外要加強與學校和老師的聯(lián)系,家校同心協(xié)力,共同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最大的幫助。想辦法和老師溝通,讓老師減少對孩子的負面評價。
劉校長說:家長不能為孩子出現(xiàn)問題而焦慮不安,家庭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暗纫坏取笔呛苡杏玫。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cè),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家庭教育也是這個道理。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進行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要學會靜待花開。作為家長一定牢記我們家長是孩子一生的榜樣,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要培養(yǎng)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就是要和孩子一起讀書
她是招遠市夏甸鎮(zhèn)46歲的媽媽,一個初中畢業(yè),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一個有一雙兒女的普通媽媽。女兒今年本科畢業(yè),已保送至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兒子在17年參加中考時,以740.1分獲得全校第一名,全市第八名的好成績。
要培養(yǎng)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就是要和孩子一起讀書。培養(yǎng)出優(yōu)秀兒女的智慧媽媽就是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上面說的那位媽媽,她出生在農(nóng)村,很向往城里人的工作生活,也很羨慕從小學習好,能考上大學的孩子,所以自己就暗下決心,讓自己的孩子走出窮山村,做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才。為了充實自己,他們夫妻先后訂閱了《古今家教集錦》、《好孩子的成長99%靠媽媽》、《怎樣做個好媽媽》、《祝你幸!、《現(xiàn)代家教》等許多刊物書籍,又讀了11本“知心姐姐”盧勤的書,在農(nóng)閑和晚上的時候抽空就看書和學習,通過讀書,他們學到了提升了家庭教育的理念,掌握了家庭的教育方法。在學習中享受著快樂,在陪伴孩子成長中享受著幸福。
以下是這位母親的敘述……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和孩子一起成長,開始給孩子講故事、唱兒歌,如果干家務(wù)或忙做飯的時候就給他們放錄音。
兒子在一歲半左右時就對故事書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有一次他爸爸進城賣白菜,回來時給他買了幾本“撕不破”小書,還買了一把能發(fā)聲的玩具機關(guān)槍。他拿著槍玩了一會兒就對爸爸說:“爸爸,你把槍送回去吧,給我都換成小人書。我很喜歡這些書,不喜歡玩槍。”那時媽媽的心里很高興,想著可能是每天給他講故事、念兒歌,讓他開始喜歡上書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是每天晚上要孩子講十個故事。由于白天干活累,講著講著媽媽可能都能睡過去,孩子就喊我:“媽媽你別睡覺,快給我講故事!眿寢屵有些不好意思,感覺有點對不起孩子,心想孩子現(xiàn)在小,自己不能讀書,正是需要媽媽講故事的時候,等以后長大了,你想讀給孩子聽他也不想聽了,因為長大自己就能看了。每當想到這些我就又打起精神來,盤腿坐好接著講故事。孩子要求講十個故事媽媽就多給他講兩三個,把這個事說是對他愛聽故事的獎勵。孩子聽完后每次都會說:謝謝好媽媽,然后摟著一摞小書甜美的進入夢鄉(xiāng)。等孩子睡熟后媽媽再輕輕地把他手中的小書拿開,可是孩子翻身的時候感覺手里沒有小書了,就哭著喊著讓媽媽幫他找小書。媽媽無奈的只好再把小書塞回他的小手里。
在她兒子一年級下學期就不用媽媽給他講故事了,開始自己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無論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任何書籍孩都很喜歡,為此還鬧了一個小笑話。在孩子上二年級的時候,正月初二去他姨媽家走親戚,吃完午飯幾個孩子玩捉迷藏,他躲在了上平房的樓梯下面,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里面放著許多表哥的課本和課外閱讀書。他便關(guān)上小門,蹲在里面看了兩個多小時的書,害得姨媽家到處找,就怕他不小心走丟了或者掉井里了,大家都急瘋了。正當人們焦急地找他時,孩子自己看完幾本書后從小屋里出來了,還說太好了,看了好幾本書,鬧得大家哭笑不得。
女兒也很愛讀書,在家寫完作業(yè)后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看書,就連有時候媽媽忙不過來,就讓女兒幫忙看會弟弟,女兒也只顧看手里的書,忘了看弟弟。孩子的舅舅在深圳工作,幾年才能回家一次,那年春節(jié)回家給女兒買了幾件新衣服。女兒看見新衣服也沒有表現(xiàn)出特別高興的樣子,而是把舅舅拉到一邊商量說以后回來不用買衣服,買幾本書就行,把她舅舅感動得下次回來給孩子買了一大書包的書。
從來不自作主張給孩子們買禮物,因為他們最大的愛好就是買書、看書。從女兒三年級開始星期天我就讓她自己坐面包車去六七十里外的縣城新華書店買書,書店的工作人員很喜歡她,主動送給她一張會員卡,她便成了新華書店年齡最小的會員。
劉校長說:開卷必有益。這一雙兒女都從從書中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孩子們說生命是短暫的,死亡才是永恒,生命超越死亡,雖死猶生。
作為一名父母該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地溝通?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玩耍,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在輕松的氛圍內(nèi)和家長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學習的情況,并加以指導。
和孩子共同閱讀也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有效的陪伴,家長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把孩子當作朋友。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要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幫助孩子避免犯類似的錯誤。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那孩子怎樣才算成龍、成鳳呢,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
今天分享一個智慧媽媽的幫助孩子處理問題的案例。這是一個初中畢業(yè)的家長,現(xiàn)在是一個初四孩子的學生家長,和孩子他爸都是普通的工人,并且文化程度都不高,但她們同樣有一顆“望子成龍”的想法。
孩子小學的時候,由于在企業(yè)工作的關(guān)系,這位媽媽對孩子沒有過多的關(guān)注,只要孩子考了好成績我就覺得放心了,對孩子受的委屈和心理的變化絲毫沒有發(fā)覺。
在孩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出現(xiàn)過這樣一個問題。有一天,朋友問她孩子的頭發(fā)怎么了,這位媽媽才發(fā)現(xiàn)孩子的頭上被揪去了好幾縷,看上去很難看,細問孩子才知道是課堂違反紀律被老師揪的,孩子和這位媽媽說不想上學了。
如何面對孩子突發(fā)的問題?
說不心疼是假的,孩子的奶奶和姨姨都說要到學校找老師評理,這位媽媽當時也有些沖動,但靜下心來細想,老師的做法雖然有些不妥。,但畢竟孩子犯錯在先,于是決定先孩子溝通一下,做做孩子的工作。
這位媽媽是這樣對兒子說的“兒子,你受這么大的委屈,媽媽都不知道,是媽媽的不對,是媽媽對你不夠關(guān)心,媽媽向你道歉,但是你想一下,全班那么多同學,老師為啥就對你這樣呢?老師上一節(jié)課多么不容易啊,先要備課,準備好多資料,再要組織你們上課,批改作業(yè),組織活動,上課認真聽講是對老師的尊重,再說你上課搗亂也影響其他同學習的.........”孩子是懂非懂的點點頭。
隨后她和老師婉轉(zhuǎn)的說了一下情況,孩子的心情和學習態(tài)度慢慢改變了,老師對孩子的印象也慢慢改變,孩子上初中后,那個老師還經(jīng)常夸獎孩子是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如何從小要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孩子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每天晚上這位媽媽都給孩子檢查作業(yè),發(fā)現(xiàn)錯的地方不直接給他指出,而是告訴他有幾處錯誤,讓他自己找。這樣等孩子找到并改正后印象深刻,以后不易再錯。到了小學高年級的時候,就讓孩子自己檢查,等孩子睡覺以后這位媽媽再偷偷地檢查一遍,如果發(fā)現(xiàn)有錯誤的地方這位媽媽也不告訴孩子,等第二天上學老師檢查出錯誤,孩子自己會認為沒有認真檢查,以后就會注意作業(yè)質(zhì)量,自己更會認真檢查。以后就全憑孩子自己了。孩子在三年級以前就要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后就省心多了。
孩子上初中后,大多家長特別關(guān)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看重孩子的中考成績。許多家長甚至老師評價孩子都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成績優(yōu)秀家長都高興,這位媽媽也不例外,畢竟學習是孩子現(xiàn)階段的大事,孩子考得不好了她也著急上火,但這位媽媽在面對學習的問題時能靜下心來思考和反思自己,能有效的與孩子進行溝通,并盡力幫助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
在孩子剛上初一第一次考試考得很好,在級部都名列前茅,那是她最早知道孩子的學習水平情況的,心里也為孩子的成績感到自豪。而接下來的期末考試孩子發(fā)揮的不太理想,家長看到成績后開始有點焦急,雖然只是后退了好幾名,老師也說是正常,但這位媽媽心里老是覺得不得勁,總想給孩子報個輔導班補補課,可孩子又不愿意去。
這位家長能及時和老師的交流,在和老師的溝通中,明白對中學生來說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至關(guān)重要,孩子剛升入初中,課程一下增長很多,隨之晚上的作業(yè)也多了不少,孩子可能一下子適應(yīng)不了。
這位家長就靜下心來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孩子學習的時間經(jīng)?粗彝ソ逃臅阒⒆樱埠秃⒆由塘可稌r寫完作業(yè)啥時就可以玩電腦的時間安排進行溝通,但是明確9點半之前必須睡覺(電腦對現(xiàn)在的孩子都很有誘惑力,為了達到目的,孩子做作業(yè)就有了動力)。
在初中階段,孩子的學習課程畢竟有了一定的難度,這位媽媽就和孩子交流,告訴孩子平時學習的關(guān)鍵必須抓住課堂的時間。把老師講授的知識當堂掌握和消化,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緊跟老師講課的步驟,思考了,動腦了,對知識的印象就深了,這樣課后的作業(yè)做起來就很輕松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的周末作業(yè)總是早早完成了,周末也玩的痛快開心,學習成績也很穩(wěn)定,在初中在班級一般前兩名,在級部基本也是在前十名。
劉校長說:教育孩子,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做法,在教育孩子中,我們都認為自己的孩子都是優(yōu)秀的,現(xiàn)在不是流行一句話嗎?“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家長”,只要孩子沿著正確的人生軌跡,簡單、快樂、健康的成長,就是做父母的最大的幸福!每個孩子都是優(yōu)秀的,都有無窮的潛力,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我們家長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的環(huán)境,只要我們做家長的多用點心思,多有點智慧,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相信孩子不管生活在怎樣的社會、家庭環(huán)境當中,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都能成人,成才,成功!
作為父母要能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
何謂“家”?
家是一個幸福的地方,那兒充滿的是親情的味道。
家一個讓人幸福的地方,家是一個講愛的地方。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家就是孩子無論外頭多冷,都能讓孩子感到無比溫暖的地方
家就是累了有人讓你靠,哭了有人聽你說,甜了有人和你一起分享的地方
作為父母要能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在孩子小的時候?qū)⒆又v做人的道理,告訴孩子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感恩,教育孩子要知錯就改……,在家里,孩子可以在這個知識的百花園可以盡情采蜜。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
這是一個注重營造和諧幸福家庭的智慧家長的故事
從孩子出生她就決心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努力做到最好。
在孩子上學時都會豎起大拇指對他們說:“你真棒!”
孩子就會握緊拳頭做個加油的姿勢說:“我能行!”
這個習慣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
晚上回家這位家長就會問:“你快樂嗎?”
孩子便大聲回答:“我很快樂!”然后來一個大大的擁抱。為了和孩子平等相處,她一般不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她覺得對孩子應(yīng)該像對待好朋友那樣。偶爾也會有做的不太好的時候,或誤會了孩子,她就會拉著孩子的雙手,看著孩子的眼睛,真誠的向孩子道歉。說媽媽也是凡人,不是神仙,做錯的事情以后會改正,請孩子原諒媽媽。這時孩子會眼里含著委屈的淚水,笑著說沒關(guān)系,他也會犯錯誤。借著這個機會我們就約定以后互相監(jiān)督,爭取做最好的媽媽和最棒的孩子。
居家過日子哪能沒有煩心事?
如果哪天沒控制好,孩子回家看到家長的表情不太好,就會關(guān)切地問:“媽媽你是不是病了?累了?還是遇上什么不開心的事生氣了?”看著孩子擔心的樣子,家長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就和愛人商量好,無論遇上什么不順心的事情,不能讓孩子察覺到,在傍晚孩子放學以前必須努力把情緒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千萬不能讓孩子看出不開心來。
每天隨著孩子一聲“媽媽,我回來了”,作為母親會高興的說一聲“寶貝,回來了”,孩子會高興的到廚房和家長說說在校的所得所樂,隨著家長的忙碌,孩子也學會簡單的家務(wù)勞動,比如端端菜,拿筷子,母子之間感到其樂融融。吃飯的時間會興致勃勃地講述一天中他們的所見所聞、開心趣事。看著孩子快樂的樣子,心里所有的不愉快、煩惱和勞累馬上就煙消云散了。看來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大人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孩子的快樂成長真的很重要。
孩子也會告訴家長以后遇到不開心的煩心事不要去糾結(jié),只要想著家長和孩子都能開心就好了。這位家長還把我的手機封面換成全家的合照,說如果實在想不開就看手機封面,想著和孩子一起開心快樂的時光。
每個孩子都是優(yōu)秀的,都有無窮的潛力,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我們家長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的環(huán)境,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都能成人,成才!
劉校長說:愛孩子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家,請家長們相信,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都希望孩子優(yōu)秀,將來成為建設(shè)新時代的棟梁。要想孩子優(yōu)秀先要自己注意學習和提高開始,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有付出就有回報,只要努力過,就可能達到目標,而不努力是絕對達不到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