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傷不下火線”,是對那些受了一點小傷絕不從前沿陣地上撤下的英勇戰(zhàn)士的高度評價。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新戰(zhàn)場上,福山區(qū)人民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張巧玲,在做完腳踝骨折手術不久就主動請纓重返工作崗位,回到最危險、最繁忙的全區(qū)抗疫第一線,用行動詮釋了“輕傷不下火線”的責任擔當。
“大年初二,我看見她拄著雙拐上班,就好奇地拿起相機拍攝。她連忙丟掉雙拐扶著同事,示意不讓我拍。事后了解到,她是腳踝骨折未愈,得知疫情發(fā)生后科里人員緊張,便不顧家人和醫(yī)生勸阻堅持要來上班。我拿著相機跟拍了三天她工作時的照片,雖然只能是遠遠地偷拍,也算記錄下一位白衣戰(zhàn)士的點點滴滴……夜幕降臨,她丈夫來接她下班,看著她遠去的背影,感覺就一個字:美!”這是福山區(qū)人民醫(yī)院宣傳科一位同事在朋友圈寫下的一段話,這里的“她”就是該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張巧玲。

張巧玲做完腳踝骨折手術不久就主動請纓重返工作崗位
張巧玲是一名在臨床護理崗位上默默奉獻了32年的資深護士。在同事眼里,她是科室骨干,更是大家的表率。
去年11月,張巧玲不慎摔傷導致右腳踝骨折,她沒有聲張,瞞著科室所有人做了手術。摔傷后第三天,科室同事得知消息一起去病區(qū)看望她,面對自己腫脹宛如充滿氣的氣球般的右腿,張巧玲反過來笑呵呵安慰同事:“你們都回去吧,等做完手術差不多半個月我就能上班了�!睕]說幾句話,張巧玲就把同事趕走了,理由是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影響正常工作。術后兩周,張巧玲來院復查,檢查結果顯示骨折處沒有長好,主治醫(yī)師讓她繼續(xù)回家臥床休息,盡量避免下地走動。張巧玲特意打電話向同事說明情況,言語之中滿是給大家添了麻煩的愧疚。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全院職工立刻進入緊張備戰(zhàn)狀態(tài)。大年初二,接到取消休假通知的各科室人員紛紛回到崗位,大家意外發(fā)現(xiàn),拄著雙拐的張巧玲和她們一樣回到了自己的崗位,同事們勸說她遵從醫(yī)囑,回去好好休息,張巧玲卻說:“讓我回去,我也不能休息,反而更牽掛這里。”疫情形勢逐漸嚴峻,人員緊張,張巧玲忙前忙后,早已忘記自己也是一位病人,看到她撐起雙拐疾步前行的身影,每個人心里都酸酸的。

張巧玲拄拐堅持在抗疫第一線
感染性疾病科,是整個福山區(qū)防控最前沿。承擔著全區(qū)近28萬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員的傳染性疾病預防治療重任。福山區(qū)迄今為止報告確診的10例患者,全部都是從他們科里接診的。每天還有源源不斷地其他發(fā)熱患者和被隔離觀察者前來就診。“我上班第一天,忙著分診……一天時間科里接了100多個病人,接下來的一周,每天都是80-100名患者前來就診。”張巧玲告訴記者,除了工作量超常,她們還要克服很多常人難以理解的困難和挑戰(zhàn),為了減少防護服的使用量,加上工作節(jié)奏太快,太忙碌,每天中午根本不能脫下防護服吃午飯,從早上開始就盡量控制進食飲水,因為必須盡量堅持在上班時間不上衛(wèi)生間解手……
腳傷未愈,不能開車,每天早上都是搭乘住在同一個小區(qū)的同事的便車到單位;因為幾乎天天晚上七八點鐘才下班,時間不確定,只好叫丈夫來接她。半個月來,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因為業(yè)務忙,晚上干脆就住在值班室。
日常工作中,張巧玲始終把發(fā)熱門診當成前沿陣地,對每一位醫(yī)護人員嚴格培訓,檢查防護是否到位,每當出現(xiàn)可疑病人,她總是把年輕護士擋在身后,自己沖在最前邊;有同事因勞累過度出現(xiàn)身體不適,她主動聯(lián)系院領導給予相關檢查,確認結果正常才放心。每天大量工作結束后,尚未恢復的右腿又腫又痛,卻從不讓人看,就這樣,她克服重重困難,拄著雙拐與伙伴們并肩作戰(zhàn)。張巧玲的精神感動著科室每一個人,抗“疫”期間,無一人退縮,患病的同事情況稍有好轉,便立即重返崗位,繼續(xù)戰(zhàn)斗。
作為一名特殊戰(zhàn)場上的白衣戰(zhàn)士,張巧玲說:“身為護士長,我不能退,必須站在最前線,既要不漏診每一個疑似患者,還要保證我們護理姐妹每個人的安全,只有大家都安好,我才放心�!�

來源/煙臺日報
[ 責任編輯: 王大鵬 ]
新聞爆料:QQ群 41885496 熱線 8200999
相關新聞

下載煙海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