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是常見的輔助老年人生活的工具,我們應理性看待種植牙,客觀的進行選擇。以下這幾個真相,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種植,避免被騙。
真相一:種植牙≠天然牙
種植牙是最接近天然牙的修復方式。這句話并沒有夸張,但種植牙并不等于天然牙。
種植牙和天然牙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牙周膜。

天然牙周圍有一層厚度在0.15-0.38mm的牙周膜,它連接著牙根和牙槽骨,能固定牙根,緩解咀嚼時所產生壓力。

而種植牙的種植體是與牙槽骨直接接觸的,周圍并沒有牙周膜,不能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
真相二:做了種植牙,并不會“萬事大吉”
有不少人認為,種植牙是醫(yī)生研究出來的無所不能的牙,換上種植牙后可以想啃啥就啃啥!
真的是這樣嗎?
種植牙的堅固程度的確可以,牙根的鈦合金強度可以達到800-900Mpa,即便是強度較低的玻璃陶瓷做成的牙冠,也能達到300Mpa以上的強度。
而牙釉質作為人體最堅硬的物質,其強度大約在300Mpa。
種植牙不會有痛感,所以最好不要吃一些過硬的食物。因為種植牙與食物之間的接觸是一種機械運動,牙齒的受力強度能決定它的壽命。
真相三:種牙后可能會有一些“意外”
這個“意外”就是塞牙。
其實塞牙也不是多大的事,畢竟你自己的牙齒也會塞牙,更別說種植牙了。
解決方法:
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飯后使用牙線或者沖牙器把牙縫清理干凈。
真相四:種植牙不會被蛀,但仍需刷牙
雖然種植牙不會發(fā)生齲壞等問題,但不代表你就不用做口腔清潔工作了。
如果你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可能會患上種植體周圍炎(和牙周炎類似)。繼而加速種植體周圍骨的吸收,最后導致種植體松動脫落。

健康牙齒患上牙周炎參考
想做種植牙,應先到正規(guī)的口腔醫(yī)院檢查自己的健康狀況。
一般來說,滿足以下條件的即可種牙:
1.年滿18周歲以上;
2.口腔衛(wèi)生情況良好,沒有牙周。
3.口腔內缺牙部位的牙槽骨估量足夠;
4.沒有出血性疾病、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系統(tǒng)疾病。
醫(yī)生將會建議您先解決以上問題再做種植牙。另外,不同的口腔情況,也要適配不同的種植修復技術與種植牙材料。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違規(guī)、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平臺會及時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