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7月29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醫(yī)學技術和診療理念日新月異的當下,如何為患者提供精準有效的治療,更考驗醫(yī)生的水平與能力。多年來,煙臺毓璜頂醫(yī)院萊山院區(q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團隊始終緊跟醫(yī)學發(fā)展前沿,在鼻內鏡外科、微創(chuàng)技術等領域不斷探索突破,以扎實的專業(yè)功底與靈活的臨床思維,在方寸之間精準施術,保障患者自在呼吸。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Th2型)診療再添“利器”鼻塞、流涕、嗅覺下降、頭面部疼痛,這些再常見不過的癥狀,可能是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提示信號。對于鼻息肉的治療,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是手術。但是,鼻息肉疾病分型中有一大類為Th2型,這種類型的鼻息肉傳統(tǒng)藥物療效不佳,手術治療難以根治,使得這部分患者常常“望病興嘆”。去年年底,煙臺毓璜頂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率先采用生物制劑療法治療難治性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無疑為這部分群體找到了新希望。

王麗(中)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43歲的王女士飽受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困擾多年,同時合并哮喘等疾病,先后做過多次鼻息肉切除和鼻竇開放手術,但效果均不理想。術后不僅鼻塞粘涕問題再次襲來,嗅覺喪失也給她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轉機出現在去年年底,彼時,國內首個用于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生物制劑獲批上市。煙臺毓璜頂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緊跟國內外診療技術前沿,不僅在藥品臨床試驗就參與其中,更在該藥獲批上市后率先用于臨床治療?紤]到王女士備受嗅覺喪失和鼻塞粘涕等問題困擾,煙臺毓璜頂醫(yī)院萊山院區(q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yī)師王麗在了解到患者在經歷了多次手術后對手術治療極其抗拒后,向其推薦了生物制劑療法進行治療,僅注射兩次后,王女士的鼻息肉就明顯縮小,鼻塞粘涕等問題也得到了緩解,更讓她驚喜的是,“丟失”多年的嗅覺也逐漸恢復。

王麗(中)團隊為患者做檢查
“對于部分Th2型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而言,多種單抗生物制劑的出現,無疑為我們醫(yī)生添了治療利器。”王麗解釋到,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患者來到我們醫(yī)院后,我們會給予患者全面詳盡地檢查,并結合患者既往治療經歷綜合評估患者病情,對患者的鼻息肉進行分型診斷,對于大多數的患者還是以手術治療為主。我們擁有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在鼻科及鼻顱底手術方面的技術水平位于國內領先水平。而對于一些不適合或無法手術的患者,我們則會利用單抗生物制劑等國內外最新的藥物給予患者最全面最先進的治療。微創(chuàng)手術正成為破解過敏性鼻炎的新方向在很多人眼中“治不好”的過敏性鼻炎,有了突破性的診療新思路。近年來,隨著鼻內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過敏性鼻炎的手術治療變得愈發(fā)精準,且做到個性化施治。煙臺毓璜頂醫(yī)院萊山院區(q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采用神經阻斷術,通過鼻內鏡精準定位,阻斷支配鼻腔的自主神經,從根源上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減少腺體過度分泌。這種微創(chuàng)手術不僅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還能針對性改善過敏性鼻炎的癥狀,為這部分群體重新找回了清爽呼吸的可能。

王麗(中)團隊在手術
36歲的陳先生患過敏性鼻炎多年,長期口呼吸并頻繁打噴嚏,嘗試鼻噴激素、抗過敏藥等治療均無效。王麗及團隊為其行鼻內鏡下翼管神經分支高選擇性切斷術,術后陳先生成串的噴嚏終于停止,鼻癢、流涕問題也得到了明顯緩解。"目前過敏性鼻炎治療強調四位一體原則,包括環(huán)境控制、藥物治療、特異性免疫治療及患者健康教育。"王麗介紹,針對難治性病例,手術治療已成為重要選擇。臨床主要采用兩類術式:改善鼻腔通氣為主的下鼻甲成形術/鼻中隔矯正術等,以及降低黏膜反應性的神經切斷術(含翼管神經切斷術、選擇性分支切斷術及篩前神經切斷術等)。手術正成為解決過敏性鼻炎難題的新途徑。抽絲剝繭尋病根,根治罕見病不僅在鼻腔的方寸之地間精耕細作,更不憚于向醫(yī)學的未知領域發(fā)起挑戰(zhàn),多年來,煙臺毓璜頂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團隊始終以仁心仁術守護患者健康。2個月前,呂老太突然出現左側劇烈頭痛、左側眼球脹痛、突出,視力也有所下降,在當地醫(yī)院就診多日,未能確診病因。因老人左眼突發(fā)無光感,于是在當地醫(yī)生的建議下,緊急轉入煙臺毓璜頂醫(yī)院萊山院區(qū)尋求進一步治療。

王麗(右4)團隊在查房
呂老太首先被安排到耳鼻喉科門診就診。經王麗主任檢查后決定立即收入院治療。入院后,鼻科團隊迅速完善相關檢查,初步診斷其為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致視神經炎、視神經受壓,眶尖綜合征、眶內感染。病情危急,患者全身又合并多種嚴重疾病,在多科室齊力配合下王麗團隊在收治患者24小時內為其行全麻下鼻內鏡下左側鼻竇病損清除術+左側視神經減壓術。手術當天,呂老太的視力光感恢復,令眾醫(yī)護倍感欣慰。但是,王麗主任注意到患者的頭痛癥狀似乎減輕并不明顯。鼻竇手術后因創(chuàng)傷及鼻腔填塞等原因,術后頭痛的情況其實很常見。然而,她并沒有忽略任何一點異常,也沒有束縛于固性思維。她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組織感染科、神經內、外科等多學科組織MDT討論患者病情,大量查閱文獻資料。最終,明確了導致呂老太頭痛的真正原因是顱內曲霉菌病。對應給予抗真菌藥物全身治療后,呂老太3天后頭痛明顯減輕。出院1個月回訪,呂老太視力已恢復至發(fā)病前,頭痛也沒再發(fā)作過。時刻把患者的需求放在心上,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的細微需求,盡心竭力守護患者健康的科室理念,是煙臺毓璜頂醫(yī)院萊山院區(q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一貫理念。今后,他們也將一如既往地守住醫(yī)者初心,打好每一場健康“保衛(wèi)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