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訴緬懷 詩韻祭忠魂 ——"詩韻祭英魂"清明詩歌朗誦會側記
四月的回龍山松柏肅立,膠東子弟兵紀念碑廣場春風輕拂。4月3日上午,由煙臺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煙臺市萊山區(qū)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煙臺市作家協(xié)會、煙臺市朗誦藝術家協(xié)會、煙臺手牽手扶孤中心、煙臺市萊山區(qū)作家協(xié)會、華夏文化促進會、毓璜頂商會聯合主辦的“詩韻祭英魂”詩歌朗誦會在此舉行。百余位黨員群眾齊聚于此,以詩歌追憶革命歲月,傳承紅色精神。


上午9時30分,朝陽為紀念碑鍍上金邊。朗誦會在《英雄》的鏗鏘之聲中啟幕,有著50年黨齡的朗誦藝術家徐文華、楊春剛以渾厚聲線詮釋英雄內涵:“英雄是什么,英雄是在生死面前敢于踏出一步的人;英雄是什么,英雄是在危難之時敢于邁出一腳的人。”當《我愛這土地》的經典詩句響起,現場觀眾自發(fā)輕聲應和,肅穆氛圍中涌動著深沉的家國情懷。


本土原創(chuàng)作品成為最動人的篇章!洞笊降奶舴颉芬“兩彈一星”為原型,勾勒出"血中的鐵,汗中的鹽"的壯闊圖景;《又到木棉花紅時》將烈士熱血與木棉綻放巧妙相融!稛熍_的海風記得》將朗誦會推向高潮,作品以“海浪拍打記憶的礁石”開篇,通過“昆崳山打響抗戰(zhàn)第一槍”“雷神廟的彈殼敲打黎明”“海洋石雷埋葬侵略者噩夢”等意象,再現膠東軍民血火交融的革命歲月。朗誦結束時,海風恰巧掠過松林,如泣如訴的濤聲與經久不息的掌聲交織。萊山區(qū)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孫麗新表示,選址回龍山正是為讓文藝創(chuàng)作深植紅色沃土。


活動現場,萊山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和萊山區(qū)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為回龍山功德園授予“紅色退役軍人服務驛站”的稱號并舉行了授牌儀式。
春深似海,詩韻長存。當《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在山谷間響起,紀念碑前的白玉蘭隨風輕擺,潔白花瓣飄落在鐫刻著烈士姓名的紀念墻上。這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讓紅色記憶在新時代的春風里生生不息。(岳立新、胡娟)
復審:楊林芳
終審:楊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