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1月23日訊 平時我們多見父母羨慕地說:“看看別人家的孩子!”而現(xiàn)在,我們聽到有孩子羨慕地說:“看看別人家的父母!”因為,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的青華中學初四級部研學拓展活動,正是由青華中學家長委員會發(fā)起、學校全力配合完成的。可以說,這是一次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發(fā)展、關注孩子成長的非常有意義的嘗試。

盡管所有的學校都有家委會,但是因為各種現(xiàn)實困境的制約,大多數(shù)家委會其實形同虛設、流于形式。而在青華中學,家委會不僅是架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一座橋梁,更是學校教育真正的參與者、推動者。

青華中學家委會主任張老師,作為家長代表,被邀請長期進駐在青華中學,全程參與青華中學發(fā)展,近距離感受師生日常,她親眼見證著新青華每一天的變化,并且通過家委會傳遞給五千多個滿懷著教育期待的家庭;同時,也把家長們的需求和建議整理反饋給學校,為學校創(chuàng)新教育提供現(xiàn)實依據(jù)。
相信大多數(shù)家長都有面對孩子成績下滑、青春期問題叢生時的焦灼和無力感,就連身為教師的父母也常常有崩潰的時候。盡管我們強調(diào)教書育人,但是教書和育人、教師和父母,仍然是無法重疊的兩個領域、兩個角色。教書的是老師,而育人的一定是父母。然而現(xiàn)實的悖論是,為人父母,如此重要的崗位,卻是唯一不需要持證上崗的,初為人父人母,很多時候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面對一個生命絕對信賴的托付,為人父母又如何能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呢。某種程度上講,父母的高度決定了孩子能走多遠。但是,社會不可能期待每一個母親都能化身孟母,能夠培養(yǎng)出無數(shù)個圣賢棟梁。不過,“孟母三遷”的故事也給了后人另一個啟發(fā):你是誰并不重要,你和誰在一起才更重要。

在青華中學這個平臺上,家長們擁有了更大的資源調(diào)度能力。家委會不僅僅承擔家校溝通的橋梁作用,還組織了家長課堂,他們整合家長資源,在家長課堂上分享教育心得,反思教育困惑;而于范易校長經(jīng)常參與家長課堂,和家長們一起探索教育創(chuàng)新之路。于校長說:“青華中學存在的價值就是,要解決公辦學校解決不了的問題——教育的差異化問題!

通過家長課堂,家長們認識到:耐心傾聽孩子的情感表達,比單純地討論事情對錯更有價值。因為每一個行為背后都有一個動機、有一個情緒,這個動機和情緒才是產(chǎn)生相應行為的土壤,如果不能夠改善土壤,而僅僅要求生長喬木,無異于緣木求魚,如何實現(xiàn)愿望呢?所以,更有意義的做法是,深入到孩子行為的背后,理解并接納孩子的情緒,然后設身處地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梢院秃⒆右黄鸺僭O,“假如這個事情重新來過,是否有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呢?不如讓我們實踐一下,看看效果是否會更好呢?”在這樣的育人教育中,問題產(chǎn)生的土壤被徹底優(yōu)化,而孩子獲得了能力的提升,家長也和孩子相伴成長,那些低級的錯誤,那些低層次的問題,自然也就不會發(fā)生了。剛剛舉行的初四研學拓展活動,就是學校和家委會一起,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開闊胸懷格局、樹立崇高人生理想,而進行的一次特殊教育。

遠足研學,點燃的是內(nèi)心的激情,而要讓激情和夢想真正落地,還需要在今后漫長的時間里耐住寂寞、砥礪品格、打磨細節(jié),正如莊周《逍遙游》給我們的啟迪:在你還沒有能力“化而為鳥,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的時候,唯一應該做的就是——深潛在漆黑的海里孤獨地修煉。青華中學希望和廣大的家長竭誠合作,共同探索一條能夠惠及每一個孩子的教育創(chuàng)新之路,不但把我們共同的孩子培養(yǎng)成才,也為煙臺教育、乃至為中國教育,打造一個示范性的教育樣本,真正做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