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籍志愿者阿里在社區(qū)服務。受訪者提供
大洋網訊 昨日下午,也門人成龍(Helmy Mansour Nasi)在天河區(qū)員村街新村小區(qū)的入口處進行體溫檢測服務,這已是他連續(xù)一個多月堅守在戰(zhàn)疫一線。記者了解到,在天河區(qū),截至4月17日,團區(qū)委共招募外語志愿者148名,其中外籍志愿者38名。為什么要投入這場戰(zhàn)疫?同樣也是也門人的阿里(Takfik Alqalisi)用微信名做出回應:“愛中國”。
據(jù)悉,為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對外籍人士健康服務管理和關心關愛,共青團天河區(qū)委員會面向社會公開招募涉外疫情防控志愿者。截至昨日,已招募外語志愿者148名,其中外籍志愿者38名。
坐車1小時,來做志愿者
成龍之所以叫“成龍”,因為他喜歡中國功夫,而這只是中國吸引他的地方之一。
“我19歲時就來中國了,那時候在家就聽父親說,中國特別好!背升埜嬖V記者,9年前他就從也門來到中國學習,5年前,他來到廣州,如今28歲的他在華南理工大學念研究生,已經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
從2月份開始,他就開始在戰(zhàn)疫一線做志愿服務。由于學校仍未開學,他通過“i志愿”平臺看到員村街需要志愿者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便報名參加,目前在新村社區(qū)的防控崗亭負責體溫測量工作。除了自己來,成龍偶爾還會把留學生同學一起帶過來做志愿服務。
每次做志愿服務,對成龍來說都挺折騰。雖然在華南理工大學念研究生,但他卻住在白云區(qū),從家到員村,路上耗費的時間就需要1個小時。
除了做志愿者外,在新村社區(qū)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春輝看來,成龍還很“全能”:“除了測溫之外,他還會跟我們社區(qū)三人組上門做翻譯,之前還特意參加獻血。另外,他還在‘趙廣軍生命熱線’當接線員……”
對中國的嚴格防疫做法,成龍表示很認同:“中國人口這么多,都在短短的一兩個月時間里控制住了。希望我們能盡快在這段疫情中挺過去,中國加油!”
“只要需要我,我就會站出來”
同樣來自也門的阿里則在天河區(qū)林和街做過志愿服務,主要工作也是從測溫服務到外語翻譯。比起成龍,阿里來廣州的時間更長,他與廣州的緣分也更久。
“早在1998年時,我父親就來到廣州這邊做生意了。2008年,我也來到廣州,到現(xiàn)在已經12年了!卑⒗锝衲30歲,如今的他甚至已經在與廣州相鄰的佛山里水買了房、安了家。目前,他還開起了自己的公司,將貨品賣到世界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還有一個特別的微信名“愛中國”,而這就是他參加志愿活動的原因之一!拔以谥袊盍12年,這里就是我的故鄉(xiāng),我感覺自己跟中國人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卑⒗锔嬖V記者,其實他的昵稱“愛中國”背后還有一段故事:幾年前,他在做生意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幫忙下,問題得以順利解決。而在解決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自己并沒有因為外國人的身份而被歧視。中國人的友善和客氣,讓他對這里有了家的感覺!拔蚁M院笥袡C會能入中國籍!彼f。
如今,阿里不僅在天河做志愿服務,還將志愿服務帶到了佛山里水!爸灰枰遥揖蜁境鰜。”阿里說。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