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城市的孩子享受著優(yōu)渥的生活、幻想著美好的未來,確有許多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長期生活在條件簡陋,設施缺乏的環(huán)境中;有的孩子甚至連一張像樣的書桌都沒有;有的女孩十多歲了還沒有獨立居住空間;有的單親家庭孩子、留守兒童長期缺乏關愛......
今年以來,團煙臺市委積極響應團省委號召,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廣大愛心單位、愛心人士踴躍捐款、主動認領,用涓涓愛心托舉祖國未來,用無私奉獻傳遞人間大愛,為更多貧困孩子實現夢想筑起一個個溫暖的家。
為更好傳播希望小屋蘊含的真情與溫暖,喚起更多愛心,團煙臺市委聯合煙臺樂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chuàng)作推出希望小屋原創(chuàng)歌曲《千家萬家》,獻給所有為希望小屋奔波奉獻的人們,也獻給所有受助的孩子們,祝愿他們健康成長、揚帆遠航!
策劃:王文博
作詞:于鵬
作曲/編曲:王文博
演唱:杜錦顏
錄音/后期:王文博
一張桌子一張小床
能寫出動人的童話
一間小屋一方天地
蘊藏乘風破浪的航向
稚嫩的心向往成長
飛翔的軌跡逐夢的方向
黑夜里許個掛滿星星的愿望
對明天有純白無瑕的渴望
讓愛走進千家萬家
力量再小也能收獲偉大
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
給夢想一個溫暖的家
讓希望在這里悄悄發(fā)芽
守護每個天使一天天長大
長成世界上最美麗的花
未來被無限放大
涓涓細流匯成汪洋
天空的顏色變成晴朗
小小的心愿在平凡中茁壯
大大的夢想在這里起航
讓愛走進千家萬家
力量再小也能收獲偉大
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
給夢想一個溫暖的家
讓希望在這里悄悄發(fā)芽
守護每個天使一天天長大
長成世界上最美麗的花
未來被無限放大



為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各級共青團組織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中8至14歲兒童,通過對接部門、入戶走訪、建立臺賬等方式,詳細了解兒童居住空間、房屋安全狀況、監(jiān)護人意愿等相關信息,掌握困難青少年真實情況。經精準摸排,確定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市建設297個“希望小屋”,2020年建設120個,2021年建設100個,2022年建設77個。同時,積極開展青春扶貧協作,對口幫扶德州、濟寧各援建150個“希望小屋”,分三年實施,每市每年各援建50個。





分領域座談。組織青聯、青企協、青年文明號、鄉(xiāng)村好青年以及駐煙高校和市直團委等各界代表百余人、分兩場次召開項目座談會,凝聚多方力量共建“希望小屋”。分片區(qū)推介。組織青年企業(yè)家代表70余人,分別赴招遠、海陽、開發(fā)區(qū)等地召開項目專題推介會,近20名企業(yè)家現場認領或認捐。分批次觀摩。分四批次組織青年企業(yè)家赴萊陽、海陽、棲霞、龍口等區(qū)市實地觀摩“希望小屋”建設,現場認領小屋30多個。同時,積極與市關工委、市工商聯、各民主黨派進行對接匯報,工商聯所屬商會、民主黨派企業(yè)家認捐小屋超過50個。









深化媒體宣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在團屬新媒體和煙臺大眾網等媒體開設專欄,累計刊發(fā)稿件300余篇次,營造參與支持“希望小屋”項目的濃厚氛圍。深化社會宣傳。制作推出“希望小屋”宣傳手冊,在全市3000多部電梯廣告屏、3000多輛出租車電子屏投放宣傳海報和標語,輻射人群近200萬人。深化典型引領。在商會、青企協、青聯、駐煙高校、青年文明號等不同層面選樹20多個典型榜樣,先后赴濰坊商會、廣源集團、華能發(fā)電廠等30余家單位登門送錦旗、送證書,實現“比”有對象、“學”有榜樣。













發(fā)動開展“定向捐”。團市委領導班子帶頭走訪豐金集團、喜旺集團、煙臺港集團、煙臺濰坊商會等代表性強、輻射力大的重點企業(yè)和組織,累計募集5筆30萬以上的定向認捐。發(fā)動開展“消費捐”。與支付寶合作推出“消費捐”,顧客每通過支付寶消費1次,商家為“希望小屋”項目捐助1次。截至目前,喜旺集團1600多家門店、藍白集團200余家門店,已累計捐助62.8萬筆,帶動支付寶公益募捐次數超過100萬筆、募捐額40.8萬元,該做法由團省委以簡報形式在全省推廣。發(fā)動開展“線上捐”。充分利用騰訊99公益日配捐規(guī)則,號召機關事業(yè)單位、駐煙高校、區(qū)市團委、愛心企業(yè)等上線“希望小屋”子項目,同時發(fā)動各子項目內部“一起捐”。目前,已上線子項目53個,募捐金額145萬元。











堅持項目施工標準化。明確項目板材、涂料等基礎施工材料標準,推動小屋用品配備清單化管理,與美迎美家家居達成合作協議,以成本價供應床、衣柜、學習桌等10余類物資。堅持項目驗收嚴格化。制定《項目驗收清單》,統一驗收標準,由各區(qū)市團委、社會組織按照清單涵蓋的8項內容逐一監(jiān)理、審核和驗收,本著驗收一個、合格一個、掛牌一個的原則,嚴把驗收關口。堅持跟蹤服務持續(xù)化。招募“希望小屋”項目志愿者全程參與項目建設及后續(xù)跟蹤服務,為受助兒童送去關愛。舉辦“走進我們的城市”青少年研學活動,邀請全市40余名“希望小屋”小主人參與活動,感受城市溫度。












END